|
課程特色 

注重兩文三語、高階思維學習策略及閱讀策略,提升自學能力
- 學生為本: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,課堂善用腦基礎教學策略及滲入高階思維教學技巧,貫徹「三高」(高互動、高參與、高思考)的宗旨,並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,刺激學生思考,幫助建構知識,加強探究、解難、創造等共通能力。
- 3G計劃:推展「油基自學Goal Go Grow」計劃,藉著引導學生訂立目標、制定策略、實踐、反思和修正,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及能力。
- 自主學習:配合校本課程,教授學生閲讀策略、摘錄筆記、思維技巧及善用電子學習,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。
- Go Fun計劃:推行「愈學愈Go Fun」獎勵計劃,提升學習動機,凝聚班風及團隊精神。
- 以普教中:二至六年級推行普教中,一年級加入拼音教學,增強普通話聽說能力。
- 創設語境:為學生創設語境,設立「英語早會日」及「英文日」,以及舉行不同的普通話活動,提升學生兩文三語能力。
- 創意課業:設計創意課業,讓學生透過動手、動腦和動口完成任務,提升學生創造力、解難能力和表達能力。
- 閱讀氛圍:教授閱讀策略,推行跨課程閱讀、早讀、圖書課、中英文廣泛閱讀課、「My Piggy Bank Book」和必讀書計劃,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終生學習能力。
提升學習動機,照顧多樣性,啟發無限潛能
- 三高課堂: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,貫徹「三高」 (高互動、高參與、高思考) 原則,設計適切課堂活動,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能。
- 分層照顧:英文科設分層學習,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,提升學習成效。
- 多元課業:優化課業,設計多元分層學習材料,照顧學生的多樣性。
- 發掘天賦:設置多元化的拔尖課程和活動,讓學生發揮天賦才能。
- 展示平台:架設不同的展示平台,讓學生盡展潛能,提升成功感和自信。
善用探究式和電子教學策略,促進自主學習
- 資訊建設:優化資訊科技建設,提供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專業培訓。
- 編程課程:電腦科參與參加由賽馬會慈善基金主辦,香港教育大學、美國麻省理工大學(MIT)及香港城市大學協辦的「小學創意電腦編程計劃」(COOLTHINK),於四至六年級滲入編程課程;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難能力。
- 全民STEM:常識科致力推展STEM教育(Science科學、Technology科技、Engineering工程及Mathematics數學),優化科學及科技課程,並透過STEM專題研習周,培養學生應用數理化工程知識的興趣及能力,結合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,提升學生探究、批判及創意能力。
- 自學中心:設立多元智能自學中心、編程教室及發展電子學習平台,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。
創造多元化的學習和成長環境
- 聯課體驗:提供多元化聯課活動,啟發學生的潛能,培養學習興趣。
- 藝術教育:推行藝術、音樂教育,培養創意和審美能力。
- 比賽展能:推動學生積極參與校外比賽、交流和表演活動,拓闊視野,發展潛能,達至全人發展。
- 中小合作:與多間中學合作,為學生創設學習機會。
校本課程
發展範疇 |
能力 |
教學策略 |
表達溝通 |
讀寫能力 |
中文科:識字教學 |
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圖書科:閱讀策略 |
英文科:Guided and shared reading |
中文、英文科:讀寫給合 |
說話能力 |
中文科:漢語拼音課程、二至六年級普教中 |
英文科:Phonics課程 |
中文、英文科:一分鐘範講 |
科學科技 |
探究能力 |
數學科:電子學習 |
常識科:STEM課程、科學探究課程、環保課程 |
電腦科:運算思維課程、機械人課程 |
高階思維 |
解難能力 |
數學科:自擬題、解題策略、實作活動、奧數課程 |
思維能力 |
各 科:校本思維策略課程 |
藝術思維 |
審美能力 |
音樂科:樂曲欣賞及評賞 |
視藝科:藝術作品欣賞及評賞 |

|